15
2023
-
02
怎么種水果?為你揭秘5種技巧,少走彎路
作者:
水果是指酸甜可口的植物果實,可以生津止渴、補充多種維生素,是提高人類生活水平的必需品。水果不僅指的是果樹的果實(葡萄、車厘子等),也包括野生水果(山葡萄、八月炸等)、草本水果(菠蘿、草莓等)和瓜類水果。那么,怎么種植水果才能實現高效益呢?
將水果栽植在適宜的地方,溫室大棚不可能生產出優質水果。
我們經常能看到某個溫室大棚種植了火龍果、葡萄等水果,經濟效益十分可觀。那么,我們反過來想一想,這些水果的原產地為什么不擴大規模種植呢?只要是有利可圖,就不需要專家們大費口舌地去鼓動,去宣傳,總會有人發現商機,總會有人去賺錢。市場經濟條件下,需要種植什么,需要減少什么,都會有經濟杠桿起作用,投資那么大,真的會賺錢嗎?
所以說,真正適宜種植水果的地區就是原生地,如果原生地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,就會有氣候條件相類似的地方開始引種和種植,就會逐漸滿足市場的需求。
一個簡單的例子,蘋果需要晝夜溫差大的地方種植,才能有更多的含糖量,才會有特有的顏色。不適宜的地區才會發展套袋技術增色,想辦法提高含糖量。
中國進口的車厘子90%以上來自于南美的智利,他們那里車厘子成熟的季節,正好是中國的水果淡季,中國人有喜歡吃這類水果,所以才會有高價位運行和供不應求的局面。在中國栽培車厘子的風險性就會大大增加,不但賣不到高價,也會遇到水果供應高峰期。
特色水果才能實現高效益,大路貨只能作為墊底的存在。
想必大家對于西藏林芝地區的黑鉆蘋果并不陌生,這種蘋果也就是原來普通的花牛蘋果,也只有在紫外線強度較強的地區才呈現出深紫色,一個蘋果賣50元,其他地區不可模仿。
新疆有很多出名的水果,比如哈密瓜、無籽葡萄、吐魯番葡萄等,得益于他們的環境條件。
在一般的地區,很難找到獨特的氣候環境,又該怎么辦呢?在我看來,發展屬于自己的特色的水果也有機會。在各地,都會有不同的野生水果,而且也有一定的知名度,只不過,沒有多少人去開發和利用,也沒有配套的加工和包裝措施,還需要有人去做,起碼可以領先其他人十年以上的時間。
無公害水果是新果區起碼的底線,綠色水果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。
目前,各地栽培水果還是停留在如何高產和實現優質的階段,無公害水果、綠色水果和有機水果還是顯得太少,只要是有了無公害商標的水果都可以賣上好價錢,這是大眾對于水果的基本需求,如果每個人都將買回到來的水果不停地用水清洗,用清洗劑消毒,誰還有吃水果的興趣?
想要做好無公害水果,就需要從根源上解決水源問題、環境污染問題和土壤污染問題、農藥問題和化肥問題,如果你有了遠離污染的基礎環境,在學會基礎的無公害技術,就可能實現咸魚翻身的可能,從普通的水果變成高端水果。
采取得力措施,實現優質水果的目標。
對于現有的果園而言,想要實現優質,就必須從改良品種做起,利用高枝嫁接等技術,就可以實現第二年豐產,第三年進入盛果期。想辦法增加農家肥使用量,減少氮肥使用量,選好農藥,避免不必要的大量重復使用農藥,這需要各方面的培訓、交流和學習。
能賣得動的水果才是好水果,選擇深加工才有可能突出重圍。
水果產業受自然條件影響特別大,遇到干旱、冰雹和病蟲害等影響,就需要冷靜處理,越是在這個時候,越有可能賣上好價錢,花費再多的精力和資金,都要想辦法有一定的產量。
水果不只是鮮食一個途徑,有人就專門生產酸蘋果、釀酒葡萄和水果罐頭等,想辦法為水果開路,找一條讓水果可以升值的方法尤為必要。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